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咒術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咒術. Show all posts

2025/06/02

日本神社與仙道的關係

1. 前言

日本神社作為神道祭祀設施,是日本文化的核心。然而,從歷史來看,中國傳入的道教與仙道(神仙思想)對神社與神道體系產生了深遠影響。仙道作為追求長生不老與神仙境界的修行體系,透過與神道神觀念、儀式、修驗道的融合,形成了日本獨特的宗教文化。本文將從歷史、思想、實踐三方面,詳述日本神社與仙道的關係。


2. 什麼是仙道

仙道(神仙道)是中國道教的重要思想與實踐體系之一,追求長生不老、成仙。其修行法包括內丹法、煉丹術、冥想、呼吸法、食養等,目的是與神靈或自然靈溝通,獲得超越凡俗的力量。


3. 神社與仙道的思想接點

(1) 神道與道教・仙道的思想融合

日本古代以土著神明(八百萬神)信仰為基礎,7世紀後中國佛教、道教、仙道傳入,對神道世界觀產生重大影響。中國「神道」一詞也見於思想史,日本則以「神之道」結合本土信仰。

仙道的不老不死、成神仙思想,反映在日本神話中的天照大神、素戔嗚尊、大國主命等神格,以及天皇的「明神」觀念(超越存在的天皇)。這與《莊子》「神人」哲學、道教「即身地仙」思想相通。

(2) 神社祭祀與天人相關

中國古代祭祀思想重視「天人相關」,天上神明與地上祭祀結合。日本律令制下,天皇作為祭祀中心,透過神社維持國家與神明一體性,其背後有道教・仙道的祭政一致思想影響。


4. 仙道元素導入神社實踐

(1) 神仙信仰與神社祭祀

日本神社祭祀天神地祇、祖靈、自然靈,甚至異國神明。這種多神包容性與道教多神體系、神仙信仰高度契合,仙人或神仙信仰被納入神社祭神與傳說。

如古代天皇或偉人被神格化,類似道教真人、仙人神格化。山、瀑布、岩石等自然物神格化,也與仙道自然崇拜一致。

(2) 修驗道・神仙道與神社

中世以降,修驗道(山岳信仰、密教、神道、道教融合)發展,與神社密切相關。修驗道積極吸收仙道修行體系與神仙觀,作為「兩部神道」或「神仙道」影響神社祭祀。

江戶時代以降的神仙道,將神道神明與道教神仙、哲學、位階融合,為神社祭祀與修行觀帶來新層次。如仙道修行(內丹法、冥想、呼吸法)及「靈胎」思想被引入神社祈禱與修行體系。


5. 仙道與神社的薩滿元素

日本神仙道具異界飛翔、脫魂型薩滿特徵,與神社祭祀中的「神憑」、「御靈信仰」結合。巫女或神職憑依神靈降神託,與仙道「靈體」或「三界飛翔」觀念相通。

神社祭祀的「天狗」、「山神」等,也與仙道仙人、神仙觀融合,深植於修驗道與民間信仰。


6. 神社對異國神・道教神的包容

日本神社積極接納異國神明(荼吉尼天、牛頭天王、方位神等)及道教・陰陽道神明。這展現神道多元包容性,道教・仙道神明被納入神社祭神、護符、祈禱體系。

如牛頭天王原為印度・中國神明,經祇園信仰納入神社,成為疫病除厄之神。


7. 仙道修行體系與神社儀禮

仙道修行(內丹法、冥想、呼吸、食養)影響神社祈禱、護摩、禊、鎮魂、御靈祭等儀禮。「長生不老」、「現世利益」、「神人合一」等思想,深植神社祭祀與祈願。

神社護符、御守、祓除儀式亦吸收道教、仙道符咒體系。


8. 總結

日本神社以神道信仰為基礎,靈活吸收中國道教・仙道思想、修行體系、神仙觀與儀禮技法,形成獨特宗教文化。神社祭祀中的神仙信仰、與修驗道結合、異國神包容、儀禮與護符中的仙道元素,展現神社與仙道多層次融合,至今仍為日本精神文化核心之一。


2025/06/01

日本古來神事與道教、符咒的融合例

日本的宗教文化自古以來即由多元信仰交織而成,特別是神道的古老神事與中國傳入的道教及其符咒(咒符)元素融合,深植於日本的宗教習俗與儀式中。本文將詳細說明日本古來神事與道教、符咒如何融合,並介紹具代表性的歷史背景與實例。


1. 日本古來神事的基礎與咒術元素

日本神事起源於繩文時代的自然崇拜與泛靈信仰,祭祀自然現象、季節變化、稻作豐收及疫病驅除等,祈禱與咒術密不可分。古代祭司與巫女透過祭文、舞蹈及咒語,呼喚神靈、淨化穢氣、驅除災厄。

隨著7世紀起中國道教與陰陽道傳入,日本古代神事逐漸引入更為系統化的咒術與祈禱技術。


2. 道教傳入日本與陰陽道形成

道教融合老莊思想、陰陽五行、神仙信仰等,於飛鳥至奈良時代由渡來人及僧侶帶入日本。陰陽道以陰陽調和及五行理論為基礎,發展出曆法、占卜、厄除與祓除咒術,深植國家政治與民間信仰。陰陽師安倍晴明為代表人物。

陰陽道吸收道教咒術元素,發展出呪禁道,使用咒語與刀劍驅邪,兼具醫療功能。


3. 融合實例:蘇民將來符與祓文

伊勢志摩地區的「蘇民將來符」是道教咒語與神道祓除儀式融合的典型。此符以「蘇民將來之子孫也」柳札作為男女左右佩帶的厄除符。

祭文末尾的「急急如律令」為道教咒語,陰陽道與道教融合的結果,用以驅除疫病與災厄。祭文中亦列舉南斗星君、北斗星君、玉女等道教神祇,與神道神靈並列,強化除厄力量。


4. 四神信仰與陰陽五行思想融合

高松塚、吉備古墳壁畫中的青龍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四神,源於中國陰陽五行,象徵四方守護神,融入日本古代信仰,影響神社配置與祭典,反映道教宇宙觀與方位祈福的咒術功能。


5. 茅輪繞行與人形祓除的符咒關聯

「夏越祓」的茅輪繞行與人形祓除儀式,深受道教符咒思想影響。人形承載穢氣與災厄,投入水中象徵轉移與消除,與道教身代符咒相似。茅輪利用茅草避邪,繞行祓除邪氣,結合陰陽五行理論。


6. 修驗道中的道教與符咒影響

修驗道融合山岳信仰、道教、密教、神道、陰陽道,7~8世紀由役小角創立。其咒術含道教咒語與符咒,如「不動緊縛法」及「邪氣加持」,為道教咒術與日本古信仰的結合。


7. 神樂與鎮魂咒術的關係

神樂為招請神靈、祈求神魂賜福的舞蹈,起源於鎮魂咒術。神樂含陰陽五行咒術元素,與道教招魂、鎮魂儀式相通。舞蹈與音樂作為巫者媒介,傳承古代咒術傳統。


8. 總結

日本古來神事基於自然崇拜與泛靈信仰,經7世紀起道教及陰陽道咒術體系融合,形成蘇民將來符、急急如律令咒文、四神信仰、茅輪繞行、人形祓除、修驗道咒術、神樂鎮魂儀式等多元融合形態。此融合非單純宗教混合,而是日本獨特信仰體系,祈願消災避厄、與自然調和的精神文化,延續至今。

Popular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