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越之祓的概要與神道背景
「夏越之祓」是日本每年六月底舉行的重要神道儀式,目的是驅除半年來的穢氣,祈求剩餘半年的健康與消災。儀式中常見「茅之輪過」及「人形」等祓除行為,並與京都祇園祭及「蘇民將來」傳說密不可分。
道教影響與歷史背景
渡來人與道教思想的傳入
道教思想透過渡來人於佛教傳入前已進入日本。應神天皇時代,東西文部、秦氏等族群自中國大陸或朝鮮半島攜帶道教儀式與思想來日。他們在神事中誦讀漢語祝詞,並以金銀塗抹人形來進行消災祈福,這些做法具濃厚道教色彩。
律令國家與道教、陰陽道的接受
日本律令國家雖原則上排斥道教信仰,但陰陽師、咒禁師等部分人員仍可施行道教方術。陰陽道深受道教五行、風水、泰山府君祭等影響,並與神道信仰融合,發展出日本獨特的宗教文化。
祓除儀式中的道教元素
「夏越之祓」儀式中可見道教思想痕跡。例如《延喜式》等古代法典記載,渡來人於祓除儀式中奉獻祓刀,誦讀漢語祝詞,內容涉及中國五方五帝、四時四氣之神,明顯屬於道教用語。此外,使用人形(金銀塗抹)祈福消災,也與中國符咒文化中「身代」及「厄除」觀念一致。
符咒的關聯性
符咒的定義
符咒為道教中以紙、木、金屬等材料書寫特定圖形或文字,用以祈福、消災、治病等目的的法術。日本自平安時代起,陰陽師、修驗者廣泛運用符咒。
夏越之祓中的符咒元素
「夏越之祓」中的人形、茅之輪即具符咒性質。人們將姓名、年齡寫於人形上,吹氣於人形後投入河中,象徵將災厄轉移、消除,這與道教符咒及身代儀式如出一轍。茅之輪則利用茅草的避邪力,藉過輪祈求消災,與道教五行、陰陽思想密切相關。
蘇民將來傳說與道教元素
「蘇民將來」傳說中,素戔嗚尊旅途中受蘇民將來款待,並許諾其子孫佩戴茅之輪可避疫病。這種以茅之輪、粽子為厄除的風俗,與道教護符及祈福思想高度相似。
總結:神道、道教、符咒的融合
「夏越之祓」雖為日本神道傳統儀式,卻深受中國道教、符咒文化及陰陽道影響。現今儀式中之人形、茅之輪、祝詞、蘇民將來傳說等,皆為多元宗教文化融合的產物,體現出日本古代宗教的複雜性與包容性。